AIDC建设新标杆!华为数字能源创新引领智算高质量发展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汽动力,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时代的算力,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都离不开一种原生能源的稳定保障。当下,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推动智算产业全面爆发,算力需求呈指数级攀升的行业图景已成为少数几个头部经济体的共识。如何“高效”、“高可靠”地建设AIDC,成为赢下智能时代算力竞赛的关键。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数据中心设计规划向“超前规划,提前布局”演进。未来向超高功率、超高密度和超大规模发展,AIDC建设应当将高效用能放在突出地位,不断提升算效能力,并通过风液兼容的架构进一步推动制冷弹性适配,同时数据中心的设计思路也在变化,安全可靠已成为AIDC的重中之重,供电备电安全、高效可靠的热管理、网络安全等都不容闪失;同时,建设模式上逐步从“大系统”向“标准化+模块化分布式架构”演变,更弹性应对未来需求的不确定性。

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华为数字能源基于对行业趋势的洞察,提出“安全可靠、弹性敏捷、绿色低碳”(RAS)的AIDC建设理念,并通过数字技术结合电力电子技术创新供电、热管理等解决方案,结合AI技术反哺数据中心的安全与运维,系统性的赋能AIDC高质量建设。


AIDC建设版本答案:RAS理念

在智算时代,数据中心建设正面临四大核心挑战:一是安全性挑战,随着AIDC高密化和业务集中化,故障半径扩大,而故障响应时间却需从2分钟缩短至30秒以内;二是快速交付挑战,AI应用竞争激烈,客户普遍要求6-12个月上线,远快于传统数据中心18-24个月的建设周期;三是基础设施如何匹配IT技术的加速演进,芯片迭代从两年一代缩短至一年一代,服务器功率飙升至单柜132kW乃至未来600kW以上,现有1代L1设施难以支撑多代IT设备需求;四是资源约束日益严峻,数据中心迅猛发展导致能源、水资源、土地和人力消耗剧增,据IEA预测,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将从2024年的4150亿度激增至2030年的1万亿度,资源供需矛盾将严重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

华为提出AIDC建设理念“RAS”(安全可靠,弹性敏捷,绿色低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安全可靠,这是重中之重,是AIDC可靠运行的基石,需要围绕产品可靠、架构可靠、智能化管理和专业化运维,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靠。

第二是弹性敏捷,通过子系统解耦、功能模块化、模块预制化、高密融合化等方式,灵活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匹配AIDC弹性演进。

第三是绿色低碳,一方面,要实现供电和制冷系统的高效,另一方面,也要采用更多的绿电,同时探索L1能源基础设施与L2算力基础设施的联动方案,提升整个数据中心的能效,支撑AIDC低碳可持续发展。

目前华为数字能源已在RAS理念落地方面做出成效。

安全可靠:

高可靠产品:从模块级到机柜级到系统级,从设计-来料-生产-制造-测试等各个环节确保了产品的高可靠。

高可靠架构:AIDC在设计之初就要从架构层面去规避风险,华为在供电、制冷方案上主推子系统解耦、分布式架构,备电隔离式部署,最小化故障率;智能化管理:以锂电为例,华为实现了上电即上云,通过有效的云监测来实现预防Pack级的故障,避免锂电热失控风险。

专业化运维:再好的解决方案如果没有专业的运维和服务都是空中楼阁,要做到部署环境的不留隐患,维护环节的例行保养,守护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靠。

弹性敏捷:

通过子系统解耦、功能模块化,灵活应对AIDC快速上线需求。以华为云(芜湖)数据中心AIDC为例,华为数字能源仅仅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数据中心供电、温控的建设交付。

绿色低碳:

华为UPS在S-ECO模式下效率高达99.1%。

华为全栈打造差异化护城河

凭借从硬件到云服务的全栈能力,华为数字能源在AIDC建设中具备独特优势,解决方案可实现端到端的协同与验证闭环。在智算服务器等产品规划初期,华为数字能源团队便深度参与,确保从产品定义阶段就实现协同。这使得在推出智算产品同时,就能提供与之最适配的供电、温控等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从源头保障了基础设施与AI算力需求的完美匹配,实现能效与性能的最优解。

解决方案创新之外,华为数字能源也同样具备了全场景AIDC规划设计能力、全球生态合作体系与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构筑高质量的AIDC整体解决方案.。这些能力使华为能够深刻理解从业务需求到最终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客户的AI战略需求能够被精准地翻译为最优的设计、匹配最合适的产品、聚合最优质的生态、并获得最高效的服务保障,实现端到端的价值最大化。

华为的全栈优势确保了AIDC解决方案并非简单的设备堆砌,而是一个经过深度协同、充分验证、并凝聚了全链条智慧的有机整体,能够为客户提供面向未来、持续卓越的AI算力基石,打造出具有差异化优势的护城河。


亮眼技术成硕果

华为以RAS理念为牵引,系统性输出端到端解决方案:供电侧,FusionPower6000/9000电力模块实现部件重构与高效融合;制冷侧,风液兼容架构支持20–50kW高密部署;建设侧,FusionModule2000工厂预制、现场7天交付;运维侧,DCIM+AI实现全链路可视化与预测性维护。截至2025年上半年,华为已交付1000+大型数据中心,UPS发货超40GW。

华为数字能源的AIDC建设方案已在多地多领域结出硕果,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带来增益。

互联网板块,中金数据昆山数据中心位于在“长三角城市群”的江苏,该数据中心占地250亩,规划IT容量205MW,投运以来已稳定运行7年。目前正由IDC向AI DC转型。园区通过采用华为高质量UPS5000-H,安全高效实现供配电系统无感升级,打造安全可靠、弹性敏捷、绿色低碳的算力底座。

数字政府板块,东莞滨海湾新区通过部署DeepSeek大模型,加快推进AI在政务领域的深度应用。其数据中心采用华为智能微模块6.0,打造弹性部署、快速交付、安全可靠的数字底座,单柜功率最高支持50kW,可以混合部署智算和通算服务器。采用模块化架构,工厂预制,现场安装,实现7天快速交付,助力AI业务快速上线。

智能制造板块,赛力斯超级工厂数据中心,采用华为智能微模块,通过一体化集成,实现7天快速部署,创造数据中心建设高速度,依托43英寸智慧大屏,实现数据中心可视化管理。同时,采用华为UPS5000-H,实现超级高效率的同时,保障高可靠供电。

通信领域,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是亚洲最大的单体AIDC,规划建设高标准机架90000余个,采用华为EHU间接蒸发冷却、电力模块和iCooling@AI能效调优解决方案,降低制冷能耗10%,节省配电面积40%,PUE低至1.15。

这些落地案例已然验证华为AIDC建设RAS理念的合理性与普适性,模块化、标准化、智能化已成为支撑智算弹性演进的必由之路。在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下半场”,在爆发式增长的算力需求与绿色安全的社会关切并存的今天乃至未来,华为的AIDC建设理念、技术、创新方案都将会是重要的行业标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