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东树:新能源车免税的政策支持体系任重道远

  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四部门2017年12月27日对外发布公告称,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现有新能源车支持政策有哪些不足?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会迎来哪些挑战?

  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需要稳定性

  目前,国家12个部委针对新能源车已出台20多项政策,地方37个城市(群)70个城市,已出台170多项政策。新能源车支持政策主要包含研发支持、新车销售补贴、地方购置支持政策、保有使用阶段优惠政策、以及报废更新政策等,现有新能源车支持政策已基本实现全方位的覆盖。

  我们一直呼吁新能源车的政策相对稳定,稳定和符合市场预期变化的政策对新能源车市场具有很好的拉动作用,尤其是新能源车的免税等政策更需要稳定。此次对新能源汽车延续购置税免税的政策明确,今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对其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继续有效。由于目录持续有效,使新能源车企业的产销得以平稳延续,也有利于新能源车市场的平稳较快发展。

  新能源车的政策支持体系是目前保障中国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2018年的政策体系的衔接和完善的难度重大。目前车企面对政策的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油耗管理方面,企业不得不面对2020年5升/百公里、2025年4升/百公里的油耗标准挑战;二是补贴政策方面,达不到技术标准的企业既无法申领,也不能销售产品;三是根据“双积分”政策要求,乘用车企业必须达到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以及我国进一步开放外商独资准入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政策逐渐从政府资金扶持转向企业主导市场培育阶段,行业优胜劣汰将加剧。前期丰厚的补贴也让部分企业形成了依赖心理,不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近期,相继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正扭转着这一局面,最有代表性当属“双积分”政策。通过强制要求传统车企承担生产一定比例新能源汽车义务,建立传统车反哺新能源汽车的机制,加快推广,保证NEV(社区内电动车)可持续发展。

  2018年新能源汽车会迎来什么样的考验?

  2018年的新能源车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科技巨头涌入,2018年智能联网汽车大潮来临,步入密集落地期,传统汽车企业和互联网公司的比拼将更加激烈。随着汽车向新能源、智能化发展,BAT掀起与上汽、北汽等传统车企合资合作高潮,未来谁能强化生态布局,整合产业链,促进产能加快落地,谁就将抢占先机。而蔚来汽车、电咖汽车、小鹏汽车等互联网造车企业的新产品密集进入工信部公告,意味着互联网造车企业要开始真正接受市场考验。

  同时,原本计划于2018年实施的新能源积分考核延期到2019年实施,而且2019年与2020年综合计算考核,这导致2018年的双积分政策难以有效落地见效。通过销售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新能源车很受消费者欢迎,在消费者支持环保减排和自身出行便利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车相比于传统燃油车的劣势得以弱化,这有力的促进新能源车产业的持续走强。但从目前看,2018年的进一步的增长动力不强,持续突破的难度较大。

  2018年新能源牌照支持政策的局限性将有所体现,目前对传统燃油汽车进行限购城市中北京对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力度最强,对新能源拉动最大。2017年12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了2018年北京小客车指标总量和配置比例,并公布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的2017年版修订情况。2018年小客车指标总量从15万降至10万,其中新能源指标保持6万不变,普通指标由9万个减少至4万个。

  虽然北京新能源指标数量将首次超过普通车指标,但2017年的北京新能源号牌数量已达到峰值,2018年没有增长。据北京市小客车摇号结果查询官网显示,截至2017年12月8日24时,累计收到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和确认延期的共120376个;有4325家企事业等单位申请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6540个。也就是2017年12月8日前排队的部分人已经要轮候到2020年才能购车,这对新能源车发展已经产生了制约的影响。

  综合看,2018年的新能源车进入增长动能的换挡期,市场的自发需求逐步萌生但仍不强。随着主力车企强化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加速提升自主研发实力,树立全球化资源配置和互联网思维,加快向电动化转型,加大智能网联布局,相信2018年后,新能源车行业将从政策驱动向市场化转型加速推进,优秀车企和优秀产品会逐步崭露头角。

相关文章